摘要:本文从会计准则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出发,分析了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过程中利益争夺的动因,论证了各相关利益集团为谋求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博弈,得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质是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我国如何面对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提出了对策建议。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能减少各个国家会计准则的差异,提高各个国家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使不同国家的信息使用者不须能直接使用信息,这会显著降低使用者的信息成本,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相当于提供国际会计准则这一“公共物品”的过程。
会计准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条件下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规则,这种对外报告的实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会计准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手段,而且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economic conse-quence)的制度。这一点早已被西方实证会计所证明。20世纪70年代,学术界对会计准则进行了充分研究,并达成了对会计准则性质的共识一“经济后果观”。美国著名会计学家斯蒂芬,泽夫(StephenZeff,1978)指出:“经济后果”指的是,会计报告对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行为的影响,这些个人或团体行为的后果被认为可能影响其它团体的利益。会计准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条件下企业对外财务报告的规则,这种对外报告的实质是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不同的会计准则势必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集团的利益分配格局,使一方面收益而另一方面受损。我国会计学者曲晓辉(1997)也指出:任何一项会计法规的出台总是或多或少的影响到各方面的利益。会计法规比较重大的变动会导致利益关系集团的重新分配,并产生相应的社会影响。不同会计准则势必生成不同的会计信息,从而决定企业利益关系集团分配格局,使一些方面受益而另一些方面受损。因此,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会导致并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影响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分配的“经济后果”。从宏观看,会计准则国际协调会引起国家利益的增减变化。由于会计准则会影响各方的利益分配,进而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影响,会计准则也是国家利益的一部分。会计准则对国家宏观经济利益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资本流动、税收利益、跨国公司利益变化、进出口贸易、国家经济增长等方面。因此,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实质也就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的再分配。由于协调后的会计准则只能完全配合本国经济政策,或者说会导致某些国家某些竞争优势的削弱,从而损害这些国家的相应利益,这种国家利益的损害是长期而持续性的。因此在协调过程中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制度成本分析
任何一项制度的变迁都会发生成本,这种成本一般是短暂性、一次性的,主要体现在重新学习和与之相配套的制度的调整成本。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也不例外,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制度变迁成本主要是在协调过程中,一个国家为了协调本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必然要对本国会计准则进行调整,而随之产生会计准则变迁的成本。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带来的制度变迁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主要指会计准则的制定和颁布都要经过大量专家、学者进行讨论、起草、征询意见和听证以及制定,还要经过后期的多次修订。与此同时,社会经济制度是一个系统性整体,会计准则是其中一个与其他部分密切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中的个别部分产生了变化,会引起其他部分也随之发生变化。会计准则的变迁也不例外,会计依赖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会计准则的调整变化对原有会计准则相适应的配套机制,配套环境产生影响,要求整体中的其他部分也相应调整,由此引发其它配套制度的变迁,而带来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间接成本。因此,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必将引发相应的配套制度变迁成本。虽然所有参与协调的国家基本上都会发生这种成本,但却有大小之分。如果会计准则国际协调引起准则本身调整的幅度越大,那么相应的变迁成本就会越高。
综上所述,会计准则具有微观和宏观经济后果,同时在其国际协调过程中会给国家带来一系列的变迁成本,最终影响国家利益。因此,在各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大趋势下,各国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游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尽可能采取本国会计准则,对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施加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个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而展开的博弈过程。
各国参与不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所涉及的直接利益主体有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各个国家,本文以两国为例对参与和不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做出博弈分析。
假设:模型中的博弈参与人都是理性的,他们会在某种约束下做出最优化的理性决策;两国都有两种行动可供选择,即参与和不参与;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行动选择的了解不一定很准确,本模型参与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国家A和国家B的策略组合有以下四种,即(参与,参与)、(参与,不参与)、(不参与,参与)、(不参与,不参与),相应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在以上博弈模型中,继续假设:I1,代表国家A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收益;12,代表国家B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收益;c,代表至少有一个国家未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而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S,代表国家A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需要支付的制度变迁成本;s:代表国家B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并采纳国际会计准则需要支付的制度变迁成本。为简化起见,本文假设I1=I1=10,c:5,S1=S2=3(由于制度变迁成本在各国都采用国际会计准则以后将不再发生,因此给其赋值3,而交易成本只要有国家尚未采用统一的国际会计准则就将一直存在,所以给其赋值为5),则该支付矩阵可以赋值如(表2)所示。
在上述分析中,国家A和国家B双方均可以选择参加IASB和不参加IASB,(表2)中给出了相应的收益。从中可以看出参与或者不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是一个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合作博弈不同于非合作博弈的最大特点是,其能达成一个对博弈双方有约束力的协议,而且博弈双方一般不会背叛协议,因为背叛协议的结果是得到更差的结果。提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同时参与IASB时其收益最大,此时博弈双方的共同收益为14,两方的各自的收益也达到了他们的最大值7;如果只有一方参与IASB双方的共同收益只有-3,参与方的收益为2,不参与方的收益为-5,若双方均不参与IASB则他们将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达成一致,此时他们共同的收益为-10,他们各自的收益均为-5。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纯策略纳什均衡,同时这个纳什均衡是帕累托最优,即双方均参与IASB。因此,可以得出有协议比没有协议好,而背叛或者达不成协议的结果要更差。同时在现实中我们也应看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制定国际通用的标准的国际会计准则将成为大势所趋,当有一方先采取行动,即加入IASB致力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时,那么另一方的最优化策略即也加入IASB。因此,在围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改组的斗争中,作为理性的参与者,任何国家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争取在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一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占据一定地位。因此,在是否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问题上是一个合作博弈。当然,谁占据了更好的地位,也即谁能在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中得到更多的发言权。一般来讲,合作性博弈结果一旦形成,短时间内不会再做出调整。但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等方面因素的增减变化,这种利益分配也会相应做出调整。